
一個教會的福音事工該「以講台為中心,卻不侷限於講台。」
一個教會的福音事工該「以講台為中心,卻不侷限於講台。」
神同在的福分,勝過我們的畏懼萬萬倍。祂沒有幫助、釋放或拯救我們的義務。我們的呼喊——「我從祢的眼前被隔絕!」——所表達出來的,多半是不信的絕望,而不是眞心的呼救。但是,大衛的經驗能夠提供我們做借鏡,因為他緊接其後,又寫出兩節經文:「然而,我呼求祢的時候,祢仍聽我懇求的聲音。」(三十一篇22節)
當我們與神面對面,我們會因祂的榮美而陶醉,是我們在永恆中不會厭倦的。願我們渴望這一天的到來,讓這個希望塑造我們所有的歲月。
我相信藉著神的道和神的靈,若信徒用聖經去禱告,長遠來看,他們的禱告將比只作自己禱告的信徒更合符聖經。這是人們常作的:以自己的話禱告。結果如何?我們把相同的話不斷重覆。而且沒有用聖經去塑造我們的禱告,我們可能比以讀經的思想禱告更不符合聖經。
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,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;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 […]
論到得救的確據,唯一的真正問題是:你靈魂的重心放在哪裡?你仍站著反抗,或已在基督成就的工上坐著?
「信心就是認識基督、愛基督和信靠基督,且是主動的、 不斷成長的。」—— Guy M. Richard
傳福音的結果,就是要對父、子、聖靈、人、撒但——宇宙中間整個位格的混亂,做一個總調和;到最後頂天立地,站在一個正確的位分上,把上帝該得的榮耀歸給上帝,把撒但該受的責備歸給撒但。
「年歲,正是另一種機會,以老練的意志完成主的使命,成為鄰舍與世界的幫助。只要身體健康允許,應當在奔跑基督徒生命跑道的最後一圈時,全力以赴。年長者雖然身體慢慢衰弱,卻不要失去對神的熱情。」這是巴刻寫此書的目的。
在我們所處的文化中,軟弱是我們千方百計要隱藏和否認的,甚至是可恥的。然而對予基督徒,軟弱卻是通往生命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