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仰生活

我真的是基督徒嗎 – Michael McKinley



「要成為基督徒,你必須承認自己是罪人;要承認自己是罪人,你必須承認你容易掉入自我欺騙的圈套。感謝主,為了指正我們的盲區,祂將其他弟兄姊妹賜給我們。所以,你或許也可以說這本書不是寫給某個個體的基督徒的,而是為教會中的一群基督徒而寫的。如果你以為你可以脫離自己教會的弟兄姊妹,完成本書所說的自我察驗,那麼這將不會是個很好的開始,你也可能永遠找不到正確的答案。」 ——Michael McKinley《我真的是基督徒嗎? 》, p.6, 9Marks

這段簡潔有力地指出基督徒的「救恩確據」與「教會」之間的關係,實屬難得一見的著作。 「你們總要省察自己是否在信仰中生活;你們要考驗自己。除非你們經不起考驗,你們自己豈不應該知道有耶穌基督在你們裏面嗎?」(林後13:5 和修版),「考驗自己」是一件既「個人」又「群體」的事。

《我真的是基督徒嗎? 》每課均有反思問題,很適合主日學和團契小組使用,這本書大家可以在 9Marks 健康教會九標誌事工的網站下載 https://tc.9marks.org/book/am-i-really-a-christian-chs

九標誌事工中文圖書 https://tc.9marks.org/books

同類網上免費書籍資源, The Gospel Coalition 福音聯盟 https://tc.tgcchinese.org/books

回到《我真的是基督徒嗎? 》這本書,作者 Michael McKinley 在前言 (p.5) 提到4點聲明:

1)我從來不覺得我有哪裡比你強。我和你站在同樣的位置。我也需要察驗我的人生,正如我對你的教導一樣。

2)這本書是寫給自稱為基督徒,或渴望成為基督徒的讀者。如果你很清楚你不是基督徒(例如,你是回教徒、不可知論者等等),你當然也可以讀這本書,但或許其他書籍可以更好地為你解惑。

3)我不想在這些領域自專。你不應盲目相信我所說的話。其實我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河。相反,我的目標是向你傳授真正權威者的話。我想翻開聖經,查考耶穌和其他書卷作者如何看待這些問題。我想,既然你認為自己是基督徒,你應該樂於相信和回應神的話,也願意順服祂。

4)我知道有很多真基督徒因為沒有得救的確據而掙扎。牧會多年,我常常碰到良心敏感的弟兄姊妹,每一次微小的失敗和掙扎都令他們痛不欲生。如果你是這樣的人,也許你可以一邊閱讀,一邊向朋友求助。請他們不單要向你發出挑戰,也要勉勵你想起神在你生命中的恩典。如果不行,你可以先直接跳到第八章,其內容如下面所描述的。

第八章「我能確知自己是基督徒嗎?」,以下我選一些重點分享:

到目前為止,我們已經花了一番功夫認識黑白分明的準則,學習如何將這些準則運用於我們複雜的生活中。聖經中清楚明示的標準包括:

• 如果你不相信福音,那麼你就還不是基督徒。
• 如果你喜歡犯罪,那麼你就還不是基督徒。
• 如果你無法將信心持守到底,那麼你就還不是基督徒。
• 如果你不愛身邊的人,那麼你就還不是基督徒。
• 如果你還熱衷於物質,那麼你就還不是基督徒。

但是,當我們把這些準則放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時,卻往往很難做出明晰的判斷。 (p.85)

難道沒有人是真基督徒嗎?既然我們都不能全然滿足這些要求,那麼誰能說自己是貨真價實的基督徒呢?誰又能有得救的確據呢?

雖然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基督徒,但我們依然可以對自己的得救有確信。其實聖經是鼓勵我們追求確據的。使徒約翰甚至說他的書信是 “寫給你們信奉神兒子之名的人,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。"(約壹5:13)但像我們這般軟弱、有罪、搖擺不定的人,如何能確信自己真屬於基督呢?首先,我們需要認識確信的根據。

任何穩固的建築都必須有堅實的地基,而我們得救確據的惟一根基就是耶穌。進一步說,我們需要從三方面認識耶穌:祂像什麼,祂做過什麼,祂應許過什麼。

確信的根據

(一)基督的品格

在所有福音書中,耶穌都有一個鮮明的形象,祂溫柔地看顧罪人。 “眾人都稱讚祂,”路加說,“並稀奇祂口中所出的恩言。”(路4:22)先知以賽亞預言祂將憐憫卑微的人——“壓傷的蘆葦,祂不折斷;將殘的燈火,祂不吹滅。 ”(賽42:3)有時,我們看著耶穌就像受傷的羚羊望著獅子,感覺彷彿對方隨時要撲向我們。但是這實在錯得離譜。祂不是巴望著你犯錯,再定你的罪。耶穌不會摧毀我們,也不會吹滅我們。

相反,耶穌恩慈地接納稅吏和妓女,這足以令所有的“好人”無地自容(參路5:30-31)。你在福音書中絕對找不到任何地方,形容耶穌冷眼相對或譏諷嘲笑那些罪惡昭彰的罪人。當瘸腿的、不潔的、犯罪的人和邊緣人群靠近耶穌,他們總能受到耶穌歡迎,聽見祂的溫柔應答。耶穌只單單譴責那些拒不悔改的偽君子、驕傲、貪婪和自義的人。 (p.86-87)

(二)基督的做成之工

我們的信心根基也來自基督已經完成的工作。別忘了,我們永遠不能靠著自己的順服取悅神,甚至那些最好的行為也不足以取悅祂。希伯來書告訴我們,我們在神面前有確信是因為耶穌受死、復活,如今坐在天上:

“弟兄們,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,是藉著祂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、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,
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。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。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,身體用清水洗淨了,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。 ”(來10:19-22)

我們來到基督面前時,祂已經完全洗淨我們一切的罪。祂完美的義變成我們的義,祂甚至替我們背負一切的不義(林後5:21)。

曾經,我們因為罪而不能靠近聖潔的神。如今,我們因為基督的工作確知神接納我們、愛我們。

(三)基督的應許

耶穌的品格和工作透過祂對罪人的應許得以實現,這些應許也是我們確信的根基。下面是耶穌的第一個應許:“凡父所賜給我的人,必到我這裡來;到我這裡來的,我總不丟棄他。 ”(約6:37)基督徒是天父“賜給”祂兒子的人。但我們絕不可因此認為:“可能我不在當中,所以我去找耶穌的話,肯定會遭到祂的拒絕。 ”不是這樣的。神告訴我們,祂不會拋棄任何一個前來靠近祂的人。我們絕不要害怕祂會因為我們的罪和不可愛,對我們避而遠之。

相反,在這裡還有祂對我們罪人的第二個應許:“我們若認自己的罪,神是信實的,是公義的,必要赦免我們的罪,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。 ”(約壹1:9)沒有基督,我們將因為罪與神隔離。但如果我們祈求,基督必定信實地赦免我們、洗淨我們。

如果我們祈求,還將得到第三個應許:“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,是生,是天使,是掌權的,是有能的,是現在的事,是將來的事,是高處的,是低處的,是別的受造之物,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;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。 ”(羅8:38-39)當我們靠近基督,將會得到神一切恩典、憐憫和赦免的應許,因為這些都是祂預備厚賜於人的(林後1:20)。

所以,即使我們需要透過自我省察來檢驗信仰,也要時刻牢記,我們不可能基於自己的行為獲得任何確信。記住我們在本書開頭曾思考過的耶穌的那段話:

“凡稱呼我 ‘主啊,主啊’ 的人,不能都進天國;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,才能進去。當那日,必有許
多人對我說:‘主啊,主啊,我們不是奉祢的名傳道,奉祢的名趕鬼,奉祢的名行異能嗎? ’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:‘我從來不認識你們,你們這些作惡的人,離開我去吧! ’”(太7:21-23)

請注意這些自欺之人的確信根據。他們倚靠的是自己輝煌的宗教成績。這很容易理解,他們趕過鬼、說過預言,行過大事。因此,他們憑著這些行為確信自己已經得救。但是,最終沒有任何人能靠著自己的簡歷取悅神,得到確信。相反,我們惟一的希望來自耶穌的應許,祂說,任何悔改相信祂的人必定得救。在末
日,神百姓的見證將有如販奴商約翰.牛頓(John Newton)的肺腑之言那樣:“我已經幾乎不能記事,但還有兩件事依然在我心中:我是罪人中的罪魁,而基督是偉大的救主。 ”

除了基督的偉大和慈愛,我們沒有其他得救的根基。傑出的蘇格蘭神學家約翰·慕理(John Murray)這樣形容道:

信徒的信心和愛心可能起起伏伏,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,但他們信心的根基是神的信實⋯⋯如果我們不想
受制於自己經歷所帶來的起伏不定的情緒,就必須依靠神穩固和堅決的恩賜。 (p.88-89)

根據你此刻與神的關係,我寫這本書有兩重心願:

• 如果你是個真基督徒,我希望本書能幫助你留心聖經的教導,察驗自己,確信你已經蒙召和被神揀選。我
祈求你能更確信神的愛,詫異於祂用祂的奇異救恩改變你、塑造你。

• 如果你是個掛名的基督徒——像曾經徒有虛名的衛斯理——我盼望神能使用這本書開啟你的雙眼,讓你看
見你的危險處境。我祈求神能告訴你,雖然你口上承認,心中也認為自己是基督徒,但你依然需要祂的救恩。

親愛的朋友,如果你還不是基督徒,萬不可再拖延。現在就離棄罪,信靠耶穌吧!祂必定樂意拯救你。 (p.93)

書的第九章提到「教會成員和得救確據」的關係。

聖經告訴我們教會有幾項工作。例如,教會應向萬國萬民傳講福音(太28:19-20;徒1:8),教會也是耶穌命定區分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外在途徑。

我們在本書開頭提到,很多人不清楚他們真實的屬靈光景。一些人是真基督徒,但他們常常惶恐自己不是。比此更可怕的是,很多人真心相信自己是基督徒,但其實他們真心錯了。而當世人觀望教會,尤其當他們看見後一類人時,他們很難看出這些宣信的基督徒和世人有什麼區別。

但是如果地方教會能發揮功用,這樣的事大可避免——當然我恐怕也沒必要寫這本書了。這正是教會成員制的作用。教會應當由真正相信的人組成。因此,教會成員制的作用之一是帶給信徒得救確據。當你成為一間教會的成員後,這意味著教會確認你宣告的信仰屬實。所以教會同意為你施洗、允許你領受聖餐,而且沒有驅逐你。成員制的另一個作用是向世界展示真正的基督,因為會員制能排除不信的人和虛假的宣信者。

當然,沒有任何人或一間教會能看透一個人的內心,決定對方的永恆去處。我們不應想當然地以為,教會的決定必定完美無誤。即使如此,耶穌仍然賜給教會權柄,為祂代言,衡量信徒的信心真偽,並在世上建立信徒的團契。無論教會在行使這項權柄時出現多大誤差,這都是教會的責任和權力。 (p.96)

贊助本網誌: https://www.buymeacoffee.com/readinchrist

分類:信仰生活

Tagged as: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