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因信基督,就在他裡面坦然無懼,滿有把握地進到神面前。 (以弗所書 3:12 新譯本)
John Calvin《以弗所書註釋》, 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,2009 三版 p.67-68
使父神與世人和好的榮耀,必須歸給基督。從這恩典的果效,我們可以明白它的偉大。外邦人既然和猶太人一樣有了信心,就獲準進入神的同在。我們因信基督而連結於神,反過來說,沒有別的途徑——沒有別的方法可以使人與神相交。這是一個最重要、寶貴、美妙的教導,告訴我們信心的本質和力量,也告訴我們要呼求神必須要有確信(和合本譯為「篤信不疑」)。我們不用驚訝,天主教徒會為信心的果效和我們爭論,因為他們並沒有正確地了解「信」的意義。只要不被偏見蒙蔽,他們就能從這節經文學到信心的真義。
首先,保羅稱這信是信耶穌(faith of Christ),意思是說,有關信心的知識,都在基督裡。因此,對基督空洞而錯誤的知識,不能稱之為信心。信心必須是指向基督,在祂裡面尋求神。人必須了解基督的能力和職份,才能如此行。信心先生出確信,然後產生勇氣(和合本譯為「放膽無懼」)。這個過程有三個步驟︰首先,我們相信神的應許;接著,因倚靠祂的應許而產生確信,以致得到聖潔與平安的心;最後,勇氣隨之而來,使我們消除恐懼,堅定不移地來到神的面前。
把信心和確信分開,就像把光與熱從太陽拿走一般。我承認,有人比較有確信,有人則比較缺乏,但是信心必然會帶出確信。顫驚、猶疑的心正是缺乏信心的明證,而堅定不移、能戰勝地獄之門的心,乃是具有信心的明證。信靠基督為中保,堅信天父的慈愛,勇敢相信永生的應許,不怕死亡或地獄的威脅,這乃是一種屬靈的膽識。
要注意保羅的用語:「篤信不移地來到神面前」。神的兒女不同於世俗的人,世人盡量地遠離神,希望神會忘記他們,這樣他們才會安心。神的兒女卻「得與神相和」(羅五1),並開心快樂地來到神面前。我們知道如果要正確地呼求神,就必須先有確信,這也是打開天國之門的鑰匙。那些猶疑不決的人永遠不能蒙神垂憐,正如雅各所說:「只要憑著信心求,一點不疑惑;因為那疑惑的人,就像海中的波浪,被風吹動翻騰。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什麼。」(雅一6、7)那些巴黎大學索邦學院的大哲學家,如果與世人一樣遲疑不定,也不會懂什麼叫做呼求神。
分類:聖經註釋、工具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