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仰生活

以你混亂的本相來禱告—Paul Miller

以混亂的本相來禱告

按我們的本相來禱告的困難在於我們是混亂的。禱告會使情況變得更糟。當我們放慢腳步禱告時,我們馬上就會發現我們是多麼的不屬靈,多麼難以專注於上帝。我們不知道自己有多壞,直到我們試圖變得好。沒有什麼比禱告更能暴露我們的自私和靈性的無力。

相比之下,小孩子從來不會被他們的自私所卻步。像門徒一樣,他們來的時候就像他們自己一樣,完全自我陶醉。他們很少能做到這一點。作為父母或朋友,我們知道這一切。事實上,我們很高興(大多數時候!)發現他們的小心肝是什麼。我們不會因為他們的自我陶醉或恐懼而責罵他們。這就是他們的本性。這當然是Jill (作者太太) 和我對Kim(作者女兒) 的反應。我們不確定她是否能夠走路,所以當她在三歲時邁出第一步時,我們沒有說: 「Kim,這一切都非常好,但你晚了兩年。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,包括遠距離行走,更不用說跑步、跳遠和跳躍了。」 我們沒有批評Kim有多亂或多晚。我們做了什麼?我們尖叫;我們大喊;我們上躥下跳。家人衝進來想知道發生了什麼。攝像機出來了,Kim重複了她的勝利。這真是太棒了。

這不僅僅是對父母如何回應小孩子的一個隨機觀察。這是福音,是上帝的歡迎之心。當我們帶著我們搖搖晃晃的、不穩定的祈禱來到他面前時,上帝也會歡呼。耶穌並沒有說:「你們這些學會如何集中精力禱告的人,到我這裡來吧,你們的思想不再飄忽不定,我就給你們安息」。不,耶穌向他有需要的孩子們張開雙臂說:「你們所有勞苦擔重擔的人哪,到我這裡來吧!我必使你們得安息。」(馬太福音11:28 新譯本)。來到耶穌身邊的標準是疲倦。來吧,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。來吧,帶著你游蕩的心。來吧,亂糟糟的。

疲憊的感覺是什麼?你很難集中註意力。一天的問題像爪子一樣抓著你的大腦。你感到被生活擊垮了。

來吧,被生活壓倒。帶著游移不定的心來。來的時候很髒。

沉重的負荷是什麼感覺?同樣的事情。你有這麼多問題,你甚至不知道從哪裡開始。你不能再靠自己的力量去生活了。耶穌希望你能以這種方式來到他身邊 你的疲憊驅使你去找他。

不要試圖把禱告做對;只要告訴上帝你在哪裡,你在想什麼。這就是小孩子的做法。他們來的時候就是這樣,流著鼻涕和所有。就像門徒一樣,他們只是說他們心中所想的。

我們知道要成為一個基督徒,我們不應該試圖修飾自己,但當涉及到祈禱時,我們完全忘記了這一點。我們會唱古老的福音讚美詩「照我本相」(Just As I Am),但當涉及到禱告時,我們不會照我們本相來禱告。我們像成年人一樣,試圖把自己修整好。

私下的個人禱告是律法主義的最後一個大堡壘之一。為了像孩子一樣禱告,你可能需要解除你被教導的非個人的、非真實的禱告。

Miller, P. E., & Powlison, D. (2017). A praying life: connecting with god in a distracting world.Ch.3 NavPress.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