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學教義

耶穌的美麗—Timothy Keller

耶穌的美麗

婦人生產的時候會有憂愁,因為她的時候到了;
但生了孩子以後,就不再記住那痛苦了,
因為歡喜有一個人生到世上來。 (約翰福音 16:21)

Timothy Keller《生命的驚喜》, 第2章, 校園, 2023

所以,如果要信主,我們得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在悔改中拋棄自我救贖的計畫。接著,我們必須在信心中轉向耶穌,看見基督所做的一切是何等美麗。光是相信神的恩典這類模糊的概念是不夠的;你必須明白耶穌基督具體做了些什麽,並對此有信心。

我親眼見到我三個兒子出生,每個孩子的出生過程都不一樣。有的嚎啕大哭,有的靜默無聲;有的拳打腳踢,有的一動也不動。但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:他們都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出生、得到新生命或來到這世上的,他們是在母親的痛苦與努力下被帶進世界的。在今天的社會中,生孩子不像以前那麽疼痛,對生命造成的威脅也減少許多,然而當耶穌提到重生時,在祂身處的那個時代,除非有人愛你至深,不僅願意為你忍受痛苦,甚至還要冒上生命危險,否則孩子是不可能擁有生命的。的確,在那個時代,許多人是藉由母親的死亡而來到這世界的。

這也是為什麽耶穌會在約翰福音中使用這個非凡的類比。耶穌在約翰福音十六章16節說,「等不多時,你們就不得見我」,這是指祂在十字架上的死。接著,祂又馬上說:「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,因為她的時候到了;既生了孩子,就不再記念那苦楚,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。」(約十六21)

為什麽祂本來在講死亡,突然間又提起生產的婦人呢?為什麽祂將生產的時刻稱為她的「時候」呢?約翰福音中的門徒都知道,只要耶穌提起自己將在十架上受死,祂都稱之為祂的「時候」。

耶穌的意思是:「你的第一次出生,是因為有人為你冒著生命危險,使你擁有世上的生命;但你的第二次出生,是因為有人付出了祂的生命,好使你得到屬靈的生命和永生,而那個人就是我。」若我們繼續思想耶穌在約翰福音第十六章的比喻,就會發現更多美麗之處。祂說,儘管母親得承受無比的痛楚,但當她看到孩子時,卻是滿心喜樂。所以耶穌大膽地說,「母親所感受到的喜樂,遠遠不及我看到你們時所感受到的。我甘心樂意地承受痛苦、折磨與死亡,這都是為了愛你們、拯救你們,使你們得到更大的喜樂。」除非你看見這點、相信這一切,並藉此得享安息,否則你便無法重生。

分類:神學教義

Tagged as: , ,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